当前位置: 学历在线网> 备考指南> 备考指南> 正文

不同的朝代是怎么度过“教师节”的呢?

作者:学历在线网 来源:学历在线网 上传时间:2021-09-10 10:30:56

注:本平台为第三方资讯平台,不是院校官方,网站内所有信息只做参考,并不代表院校官方,招生信息以官方最新信息为准,如果不知怎么找官方,可以咨询在线客服寻求帮助。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到来,学生纷纷送给老师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至今才不过千年。那么,不同的朝代是怎么度过“教师节”的呢?

不同的朝代是怎么度过“教师节”的呢?

  汉代 出现“法定”教师节雏形

  真正的教师节可以追溯到汉代。到了汉代,“学校”的实体已经产生了。黄宗羲在《与陈乾初论学书》中写到:汉、晋时期,每年孔子诞辰日这天,皇帝都要率领文武官员去祭拜孔庙。

  不仅如此,皇帝还要邀请“老师们”入宫。大家一同会餐,吃好喝好,席间还可以吟诗享乐。在皇帝的带头作用下,各地官府也纷纷效仿。因此,“教师节”这天,除了祭奠孔子,也要“置休经师”、“授束修(干肉)”。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虽没有确立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但教师已开始享受节日休假、会餐、发福利待遇了。

  唐代 “先进教育工作者”可获500两奖励

  唐宋时代,依旧沿袭了“祭祀孔子”的大礼。当时的祭典非常隆重。国子监、书院以及各地政府也要从本地学校的学长(相当于校长)、学正(相当于教导主任)中选拔成绩突出者,报送朝廷,这些“先进教育工作者”最高可获赏银500两。

  清代 祭典规模愈加宏大

  到了清代,不但祭典孔子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教师的薪酬福利也越来越丰厚了。

  农历八月二十七这天,政府将提高各个书院、学府、监院教师的薪金,成绩卓著者在这天还会“升职”——最高的会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

  清代许多著名学者如颜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时得到的提拔。

  不同的朝代是怎么度过“教师节”的呢?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都清楚了吧。如果还有问题需要解决,欢迎各位同学查询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想咨询的同学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 专业方向
  • 上课方式
  • 上课地点
  • 学制
  • 学费
  • 对比
  • 财政学类
  • 备考指南
  • 自考本科
  • 北京
  • 推荐阅读
关闭
简章
对比
1 +添加简章
2 +添加简章
3 +添加简章
4 +添加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