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历在线网> 备考指南> 备考指南> 正文

叶仲斌副校长带队调研我校高水平科研平台

作者:学历在线网 来源:学历在线网 上传时间:2019-12-10 16:53:04

注:本平台为第三方资讯平台,不是院校官方,网站内所有信息只做参考,并不代表院校官方,招生信息以官方最新信息为准,如果不知怎么找官方,可以咨询在线客服寻求帮助。

  叶仲斌副校长带队调研我校高水平科研平台

  为进一步了解学校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建设运行有关情况,近日,叶仲斌副校长带领科技处负责人,分别深入学校首批设立的5个平台进行调研。

  去年以来,为尽快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增强学校科研服务社会和人才培养的能力,学校以柔性引进的校内外高层次人才为负责人,设立专项经费,陆续建设了“无约束起降智能飞行器研究所”“绿色产业经济研究院”等5个高水平科研平台。部分平台实行“双负责人”制,即柔性引进的校外高层次人才担任院所长,负责平台的宏观指导和团队建设,校内教师担任执行院所长,负责平台日常管理工作。

  在调研中,叶校长围绕平台的研究方向、目标任务、管理机制、运行情况,以及对学科发展方向的展望等问题,与平台负责人和研究骨干进行了深入交流。

  叶校长指出,科研平台是学校科研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高水平科研平台是引领学校科研发展、支撑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平台要围绕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十三五规划’”方案中明确的主攻方向,结合“双一流”建设方案,在学校的学科专业和科研工作大格局中发挥作用。要根据《平台建设任务书》要求,结合研究基础,做好3-5年的发展规划。要注意凝练研究方向,汇聚研究队伍,形成科研团队。

  叶校长强调,科研平台要做好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要利用平台资源吸收更多符合条件、有积极性的教师参加平台研究和其他工作,请平台的专家、尤其是校外高水平专家,加强对进入平台教师的指导,给他们压担子、加任务,使他们能尽快锻炼成长。要保持平台的开放性,对有一定基础、有兴趣的老师,要积极吸引进来,壮大研究力量。

  在绿色创新工业研究院调研时,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知名教授邓玲介绍说,研究院非常注意对学生的培养,在学校有关专业中考核吸收了20多名在校学生加入教师的研究团队,并利用暑期带领学生到浦江县对12个乡镇开展社会调查和课题研究。叶校长非常肯定研究院的做法,指出高水平科研平台是建立在高校的科研平台,天然地就应该承担人才培养职责,要创造条件吸纳学生参加到研究团队中来,同时要注意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发挥好平台的科研育人功能。

  在听到个别平台反映存在办公条件简陋、办公室空间不够、办公设施设备不齐全等问题时,叶校长对参加调研的院系领导和科技处同志讲,为老师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是我们院系和职能部门职责所在,学校在有关管理制度中已经明确了科研平台的基础条件建设责任,科技处要加强协调和指导,在全校范围内统筹解决;二级院系是平台建设的依托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把支持平台建设作为院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于办公条件这一类的基本问题,院系一方面要在内部做好资源的调配和整合,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向职能部门反映,请职能部门支持,最重要的是要提早计划,根据学校流程上报采购或者调剂计划,争取在学校政策和流程框架内解决问题。

  网络空间安全研究所所长、西南交大教授彭代渊,无约束起降智能飞行器研究所负责人周军博士,智慧环保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李强林博士,无线智能感知研究所所长、四川省“青年千人”尹宇芳博士分别参加了调研座谈。5个高水平科研平台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飞行器研究所获得了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的横向研究项目经费24余万元。绿色创新工业研究院指导教师申报教育部哲社项目、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5人次,赴蒲江等地开展社会调查、项目研究33人次,吸收在校学生33人参加项目工作。智慧环保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爱尔兰大学张朝生教授牵头主持了学校智慧环保大数据学术交流与研讨会,同时,开设学术讲座并指导我校教师开展英文科技论文撰写及投稿。

  学校科技处副处长姜自莲、吕国皎陪同调研,并就大家关心的科研经费使用、项目申报和平台建设的支持性政策进行了宣讲、解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想咨询的同学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 专业方向
  • 上课方式
  • 上课地点
  • 学制
  • 学费
  • 对比
  • 计算机类
  • 备考指南
  • 自考本科
  • 北京
  • 推荐阅读
关闭
简章
对比
1 +添加简章
2 +添加简章
3 +添加简章
4 +添加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