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平台为第三方资讯平台,不是院校官方,网站内所有信息只做参考,并不代表院校官方,招生信息以官方最新信息为准,如果不知怎么找官方,可以咨询在线客服寻求帮助。
韩国院士尹桢邦:让浙大成为全球“先导者”
“当我还小的时候,我觉得70岁已经是个老爷爷了,但到浙大后,我感觉自己仍然非常年轻。”一头黑发、一身西装,尹桢邦教授开怀畅谈在浙大的工作生活,不时笑眯了眼。2017年1月,韩国科学技术院、韩国国家工程院双院院士尹桢邦(Chung-Bang YUN)加盟浙大,成为浙大建筑工程学院的全职兼任教授。
尹桢邦曾在韩国、美国有过多年的求学及工作经历,来浙大前已是韩国国家成就奖获得者、结构工程领域的世界权威专家。结缘浙大,是他人生中的新阶段。“我很开心能够来到浙大,希望能在这里做更多工作。”
跨越国界的“智慧之路”
来到浙大的第一门功课,便是要摸清家底。尹桢邦戴上眼镜向记者讲述,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及综合实力的QS世界大学排名。“我来浙大的目标就是要将浙大土木工程推向世界。”
来到浙大仅仅两个月,尹桢邦便邀请中美日韩名校教授开展“第一届中美日韩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论坛”,之后又举办“第一届‘ZHITU’五校联盟土木工程新进展系列学术研讨会”。“ZHITU”即五所大学的英文缩写:浙江大学(ZJU)、香港理工大学(HK PolyU)、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东京大学(UT)和韩国蔚山科技大学(UNIST)。
“ZHITU”研讨会的台前幕后常常能看到尹桢邦忙碌的身影。准备阶段,他与团队多次开会商讨,最终敲定研讨会议程及邀请嘉宾,并别具匠心设计出代表五校标志的五边形会议LOGO。“ZHITU中文读音‘智途’,也就是智慧之路的意思,我们希望借此促进五校在土木工程领域的教育、科研和交流项目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会议召开之日,尹桢邦频繁出入会场内外,不仅主持会议、发表学术演讲、与嘉宾畅谈未来规划,更是常常在会务桌旁俯下身来,摘下眼镜,仔细核对议程进展和与会人员信息,对每个细节都要求尽善尽美。
推进国际化不仅仅是学术交流与合作,更要有人才的培养与流动。尹桢邦积极鼓励学生“走出去”,用自己的资源为学生搭建起国际交流平台。如作为建工学院Go Global国际视野拓展计划的第一期带队老师,尹桢邦带领8名本科生和4名研究生飞赴韩国,参观访问了自己曾求学或任职过的三所韩国顶尖大学,令参与师生受益匪浅。
尹桢邦正如一位“工程师”,他不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土木工程师,更是沟通连结浙大与世界、搭建跨越国界桥梁的工程师。“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科研能力固然重要,领导力也必不可少。”尹桢邦欣喜地看到,如今浙江大学接收更多的留学生,也开设了更多的英文课程,这意味着浙大的国际化水平更进一步。“当今时代,浙大要从‘追随者’成为‘先导者’,培养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的全球领导力。”
近年来,建筑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和海外智力引进,特别是以“高峰学科建设”为契机,通过各类人才项目,依托111引智基地等平台积极引进海外优秀才俊,聘任海外知名教授担任学科名誉教授、兼任教授等职务,学院目前在聘全职外籍教师3人(其中院士1人),全职兼任外籍教师3人(其中院士2人),讲座教授2人,兼职、兼任外籍教师25人,荣誉教授4人,客座教授7人。
教学注重学科交叉
尹桢邦在浙大开设两门研究生课程“结构动力学与地震工程”“智能结构技术”,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全英文授课的方法与跨学科的视野。
“一开始我们感到有些吃力,因为听懂那些英文术语就很是不易了。”八周的课程安排十分紧张,但学生们不言放弃,努力提升自己,紧跟课程。研究生课堂只有十人左右,小班教学保证了老师和学生的充分交流。“浙大有非常好的学生,”尹桢邦对学生赞不绝口,“他们英文非常好,平时学习也十分勤奋——年轻人潜力无限。”
跨学科的开放视野在教学与科研中尤为重要。平时尹桢邦要求学生们重视数学,多花时间巩固自己的数学基础,因为数学与土木工程密不可分。在教学实践中,尹桢邦鼓励学生开拓视野,将土木工程与机械、计算机等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尹桢邦生动幽默地提醒:“有学生一头埋在孤立的学科中,对其他学科大吼‘别来烦我!’——这种态度是绝对不可取的。”
“我们谋求发展不能依赖他人,尤其是我们要成为全球的领导者。”尹桢邦向学生强调要着眼未来。要关注未来5年、10年甚至20年的发展方向,即便有时会不被世人理解甚至遭受异样眼光——但时间会证明一切。“我告诉学生,要把眼界放得更长远,看向未来十年的发展。我们不能准确预测未来,但我们可以为未来做足准备。”
回忆起自己的求学经历,尹桢邦感慨道,曾经在韩国读大学时没有奖学金,学生不得不分出学习的精力去谋求生计,“两相对比,浙大的学生更为幸福。”在美国留学期间,尹桢邦每天刻苦学习到凌晨三四点,教室清洁工都调侃道:“这个时间仍然工作的只有你和我。”尹桢邦早年艰苦求学的经历对现在的学生仍有借鉴意义。
和蔼体贴的师长朋友
在学生们的眼中,尹桢邦是一位随和亲切的师长,更是一个关怀体贴的朋友。
现今尹桢邦与建工学院其他教授共同指导多名研究生。对于学生的论文,他不仅针对文章结构提出建议,还耐心仔细地修改文中的语言错误,令学生感到关怀备至又怀有一丝羞愧,下一次的写作中也会自觉注意此类问题。有时学生与尹桢邦之间发生学术争论,他也会和颜悦色亲切交流,若学生最终说服了他,他还会虚心向学生表示感谢。
生活中的尹桢邦和蔼可亲,体贴细心。他常与同事学生聚餐,寒暑假从韩国回来时还会给学生带小礼物。有一次,一位学生得了胆结石住进医院,尹桢邦得知消息后宽慰她好好休息。学生没有想到的是,之后尹桢邦每天都发微信关心问候:“你有没有好一点?”有时隔了一天没有回复,尹桢邦还会打电话给她的师妹,请求她代自己看望生病的学生。
“浙江大学有优秀的同事、优秀的学生,我非常荣幸能来到浙大,结识他们。”尹桢邦对他身边所有的人都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尹桢邦工作日一般都与同事、学生一起吃饭,只有周末才有空与妻子共进晚餐。
“中国与韩国之间文化差异很少,文字也非常相近。我在浙大很快就适应了,现在生活得很快乐。”虽然日常习惯英文交流,尹桢邦来到浙大便开始学习汉语,买来汉语教材挤时间学习,自己的学生反倒成了“老师”,每周上两次课坚持了近一年。“我不太会说汉语,但大部分汉字我都认识。”
尹桢邦说孔子有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这样,他一步步融入浙大生活,助推学科国际化建设。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想咨询的同学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周末班
浙江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浙江年
元
周末班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浙江咨询客服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