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历在线网> 浙江工业大学> 院校动态> 正文

梅新林教授在首届“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上提炼“新江南”概念

作者:学历在线网 来源:学历在线网 上传时间:2019-12-10 10:33:06

注:本平台为第三方资讯平台,不是院校官方,网站内所有信息只做参考,并不代表院校官方,招生信息以官方最新信息为准,如果不知怎么找官方,可以咨询在线客服寻求帮助。



  梅新林教授在首届“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上提炼“新江南”概念

      近日,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社科联联合举办的首届“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上,我校人文学院梅新林教授精心提炼并重释了“新江南”概念,受到与会专家及媒体高度关注。梅新林教授关于江南文化精神的讨论,也被《解放日报》“思想者专栏”以及浙江省社科联、《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联合推出的《长三角一体化视野下的“江南文化”》系列主题报道刊发。

      学术史上“泛江南”“大江南”“中江南”“小江南”等概念引发不少讨论,“新江南”的概念提炼与精神重释,具有截断众流、转型升级之意义。梅新林教授以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两个规划为依据,以“新江南”纳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长三角”26个城市,划分为“中心区域—次中心区域—外援区域”三个层级,然后重组为“长三角——新江南”一体化的区域文化版图,将历史的“江南”和“长三角城市群”融为一体,“新江南”的概念提炼与精神重释,既有历史渊源又有现实关怀。

      “新江南”以上海为领头雁,南京、杭州分居两翼,合肥殿后,形成“雁阵模型”,并且可以由此延伸至引领全国、辐射亚太、面向世界三个层级的更大规模、更高层级的“雁阵模型”。这样就跳出了原有的江南文化研究的固有视域,在赋予江南文化研究更多时代性的同时,让江南文化研究与长三角一体化紧密联系起来。

      “新江南”文化版图的精神谱系包括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三大板块。究其精神本原,即是以吴越文化为基型的江南文化精神的二元演绎。梅新林教授借用龚自珍《漫感》等诗中一再重现的“剑—箫”这对核心意象,以此提炼和彰显江南文化精神所蕴含的“剑”与“萧”的双重特性及其文化隐喻意义。由“剑—箫”双重精神加以观察和梳理,海派文化主要是“箫”的精神的延续与弘扬,而红色文化则主要是“剑”的精神的延续与弘扬。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到红色文化这一内在精神谱系的重构,可以更持续也更有效地引领和支撑“新江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想咨询的同学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 专业方向
  • 上课方式
  • 上课地点
  • 学制
  • 学费
  • 对比
  • 工商管理
  • 浙江工业大学
  • 在职博士
  • 浙江
  • 推荐阅读
关闭
简章
对比
1 +添加简章
2 +添加简章
3 +添加简章
4 +添加简章